风险评估的三个要素是什么
风险评估的三个要素: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风险评估,又称安全评估,是指在风险识别和估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幅度以及其他因素。风险评估主要方法:风险因素分析法。风险因素分析法是指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大小的风险评估方法。
基线 如果组织的商业运作不是很复杂,并且组织对信息处理和网络的依赖程度不是很高,或者组织信息系统多采用普遍且标准化的模式,基线风险评估(Baseline Risk Assessment)就可以直接而简单地实现基本的安全水平,并且满足组织及其商业环境的所有要求。
风险评估的三个要素:问题的提出、问题分析和风险表征。风险评估,又称安全评估,是指在风险识别和估计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风险发生的概率、损失幅度以及其他因素。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应该是哪个部门负责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归财政部管理。2012年11月29日,财政部以财会〔2012〕21号 印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该《规范》分总则、风险评估和控制方法、单位层面内部控制、业务层面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附则6章65条,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由单位负责人负责。根据《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规定如下:第六条 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负责。第七条 单位应当根据本规范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体系,并组织实施。
法律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归财政部管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 第二十四条 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可以委托其他行政机关实施行政许可。委托机关应当将受委托行政机关和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 内容予以公告。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隔几年进行一次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评估是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旨在发现经济活动中的潜在风险,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
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1次。风险评估是单位及时识别、系统分析经济活动中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相关的风险,合理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单位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应当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通常由单位分管财务工作的领导等担任组长。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可以设置在内控部门或者牵头部门。
行政事业单位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评估至少应(答案:C )。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规范(试行)第二章着重强调了风险评估和管理机制。首先,单位需要建立经济活动风险定期评估机制,每年至少评估一次,如有重大变化需及时重估,由单位领导担任风险评估工作小组组长,评估结果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形成书面报告提交给领导层。
经济活动风险评估至少每年进行一次;外部环境、经济活动或管 理要求等发生重大变化的,应及时对经济活动风险进行重估。第九条 单位开展经济活动风险评估应当成立风险评估工作小组,单位领导担任组长。经济活动风险评估结果应当形成书面报告并及时提交单位领导 班子,作为完善内部控制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