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关于互联网金融有哪些法律规定
1、《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管理办法》要互联网支付机构最终回归“支付业务”本色,不能有资金池,不能具备银行功能,比如进行清算业务,规规矩矩做资金通道。在这种情况下,不少第三方支付机构纷纷表示,托管业务被银行抢走,将会极大的打乱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战略布局。
2、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务院法制办、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15〕221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3、《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是互联网银行的重要监管法规。
4、法律分析:网络金融犯罪包括:非法入侵网上银行信息系统;利用“网络钓鱼”的方式;网络洗钱活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 利用计算机实施金融诈骗、盗窃、贪污、挪用公款、窃取国家秘密或者其他犯罪的,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定罪处罚。
互联网保险金融规定
第一条 为规范互联网保险业务,有效防范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提升保险业服务实体经济和社会民生的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互联网保险业务,是指保险机构依托互联网订立保险合同、提供保险服务的保险经营活动。
《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对互联网保险经营资质、行业发展做出界定。这是央行、证监会、银监会、保监会等十部门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之后的首个落地的互联网金融分类监管细则。
互联网保险新规:对消费者而言,不在销售区域的互联网保险能买了买互联网保险产品,且服务更好了。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在网上卖哪些保险都有了严格的限制:产品名必须含有“互联网”三个字。保1年及以下的产品,选择分期缴费的话,每期保费需一致。
新规对互联网保险的影响:提高了互联网保险的准入门槛,这意味着消费者在未来可以更放心地在网上购买保险,而不用担心保险的可靠性。此外,新规定明确指出,只要保险公司符合相关条件,互联网个人保险业务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甚至不设分支机构。
《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是互联网银行的重要监管法规。
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出现的问题法律规制
1、当前对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研究多从金融学的视角探讨设计符合大学生群体特点的消费金融产品,或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研究如何树立大学生正确消费观,从法律规制角度研究较少,而且多为时事评论,缺乏系统性。
2、、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存在的问题 电子合同的法律保障不够完善 无纸化是当前“互联网+”领域的鲜明特色,金融交易的无纸化通常是基于电子合同达成的。相较于传统的纸质合同,电子合同具有更强的开放性,且易毁灭、易丢失、可复制、可篡改。
3、电子银行业务包括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开展的银行业务(以下简称网上银行业务),利用电话等声讯设备和电信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以下简称电话银行业务),利用移动电话和无线网络开展的银行业务(以下简称手机银行业务),以及其他利用电子服务设备和网络,由客户通过自助服务方式完成金融交易的银行业务。
4、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迎来更严监管,一位北京互金行业从业人员表示,其公司在信贷这块没有再做学生业务,但他认为,行业内存在的普遍观点是蚂蚁集团会受到较大影响。他还认为,《通知》要求第二还款来源,对金融机构做这部分用户影响较大。